攻城炮在二战风云2中是针对建筑的特化兵种,对敌方炮塔和防御工事具有极高杀伤力,但对其他兵种输出极低。使用时应严格遵循后排输出+坦克掩护的战术原则,确保攻城炮始终处于安全距离。攻城炮的射程优势是其核心价值,部署时需保持120单位以上的间隔,避免被敌方炮塔锁定后迅速歼灭。当炮塔转移攻击目标时,需立即后撤至射程外,待坦克重新吸引火力后再推进。
攻城炮的部队配置需搭配重型坦克作为前排抗伤单位,同时辅以反坦克炮或步兵清理敌方反装甲单位。攻城炮自身不具备机动优势,因此阵型布局必须提前规划,避免在移动过程中暴露弱点。实战中若发现敌方炮塔开始锁定攻城炮,应果断撤退而非硬扛,损失攻城炮会大幅降低攻城效率。攻城炮对非建筑单位的伤害可以忽略不计,因此绝对避免将其投入常规部队对抗。
防御方应对攻城炮时,需优先摧毁其掩护坦克,迫使攻城炮暴露在火力范围内。榴弹炮和喀秋莎火箭炮是克制攻城炮的有效手段,可通过超远射程直接打击后排。若防守方采用环形防御阵型,攻城炮需分批次推进,避免集中被AOE伤害覆盖。攻城炮在拆毁关键建筑后应及时转换目标,优先处理能快速修复防御的敌方主城或补给设施。
资源分配上,攻城炮的军备生产成本较高,需确保主城兵工厂和陆军基地达到15级以上才能高效组建。中期阶段建议储备至少2000攻城炮部队和1600重型坦克,以应对高级城市攻坚战。攻城炮的弹药消耗需通过补给品厂持续补充,避免因补给中断导致火力真空。若战场仅剩攻城炮存活,应放弃继续进攻,撤退保存实力。
攻城炮的战术价值在于针对性突破,而非全面压制。其使用必须与战场侦查结合,通过侦察机提前确认敌方防御薄弱点。在海军协同作战中,攻城炮可沿岸部署支援舰船,但需防范敌方轰炸机突袭。最终胜负取决于对攻城炮生存周期的把控,以及对其输出窗口的精准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