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运输是实现远距离兵力投送和资源调配的核心战略手段。运输船作为海上运输的主要载体,能够搭载步兵、轻型装甲车及部分炮兵单位,其部署效率直接影响战场局势。步兵是最基础的登陆单位,适合快速占领关键据点;轻型装甲车提供机动支援能力,可增强登陆部队的生存性;轻型炮兵则能提供火力压制,为后续部队创造有利条件。特种部队如海军陆战队具备特殊作战能力,适合执行敌后破坏任务。合理搭配这些兵种是成功实施海上运输的前提。
运输船队易成为敌方潜艇、战列舰和空军的攻击目标,因此必须配备护航舰队。驱逐舰和巡洋舰是理想的护航选择,能有效拦截敌方鱼雷和空中打击。规划航线时应避开已知敌方控制海域,优先选择靠近友方空军覆盖范围的路线。若条件允许,可派遣侦察机提前探测航线敌情,或利用潜艇进行反侦察。分批运输策略能降低全军覆没风险,建议将大型部队拆分为多支小型运输队分散行进。
运输船的操作流程需严格遵循游戏机制。首先需在港口建造运输船并完成燃料补给,随后点击目标部队选择装载至运输船指令。装载时需注意部队重量总和不超过运输船载重上限,超载会导致移动速度大幅下降。抵达目标海域后,选择两栖登陆指令将部队投送至海岸线,登陆过程会短暂暴露部队位置,建议选择夜间或恶劣天气实施以降低被侦查概率。若登陆区域有敌方防御工事,应先使用舰炮或空军进行火力清除。
海上运输与陆地作战需形成战术协同。登陆部队成功上岸后应立即建立滩头阵地,工兵单位可快速修筑临时防御工事。同时运输船应保持待命状态,随时准备接应撤退或进行二次补给。若登陆区域存在资源点,需优先占领并建设前线补给站,通过短途运输维持部队持续作战能力。当主力部队完成集结后,可配合空降部队实施立体攻势,形成海陆空联合作战体系。运输船在完成初始投送任务后,可转为后勤补给船,定期向前线运输弹药和医疗物资。
科技研发对提升海上运输效率具有持续性影响。优先升级两栖作战科技可缩短部队登陆时间,减少暴露风险;舰船装甲科技能增强运输船防御力;后勤学科技可扩展单次运输容量。军官技能方面,选择拥有航海专家或登陆作战特长的指挥官能显著提升运输速度与登陆成功率。运输船本身不具备战斗能力,相关科技应聚焦于生存性和效率提升,而非攻击属性强化。
海上运输的战略价值不仅体现在兵力投送,更是控制关键海域的重要手段。定期组织运输船队巡航能有效宣示海域主权,威慑敌方海上活动。在军团作战中,集中运输船队可形成战略预备队,随时支援多线战场。游戏后期开发的大型运输舰可搭载重型装备,但需配套建设深水港口设施。掌握海上运输艺术需要平衡风险与收益,既不能因过度谨慎错失战机,也不应冒险行动导致主力覆灭。通过持续实战积累经验,才能最终掌握这套复杂的战争机器运作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