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队配置的核心在于平衡攻防属性与战术需求。突击步枪(AR)与冲锋枪(SMG)的组合是基础选择,SMG负责前排抗伤并提供回避增益,AR则依托射速和火力压制中距离敌人。这种搭配适合常规推图,尤其在对抗无装甲单位时表现稳定。需注意SMG的回避属性需强化至A级否则易因承伤过高导致梯队崩盘。AR优先选择技能附带命中或暴击加成的角色,以弥补夜战环境下的命中劣势。
针对装甲单位或高闪避敌人,步枪(RF)与手枪(HG)的狙队更为有效。RF的高伤害与穿透能力可快速击破装甲,而HG的光环能提升RF的射速与暴击率。典型配置为2RF+3HG,其中HG需选择技能附带减回避或增伤效果的角色。此梯队对站位要求严格,RF需置于后排中线以覆盖最大射程,HG则围绕其提供光环支援。缺点是HG生存能力较弱,需避免被敌方冲锋单位近身。
机枪(MG)与霰弹枪(SG)的机散队适合高强度持久战,但资源消耗极大。SG的装甲属性可抵消部分伤害,MG则依靠爆发火力清场。推荐3MG+2SG的配置,MG技能优先选择弹链优化或穿甲弹,SG需强化护甲至B级以上。该梯队依赖先手优势,若首轮未能压制敌人,换弹空档易导致溃败。因此仅建议在特定关卡或活动高难本中使用,日常作战性价比偏低。
梯队预设功能可优化作战流程,但需谨慎使用。预设仅保留阵型与角色配置,无法适配动态战场变化。例如拖尸队预设需手动调整打手与狗粮位置,且版本迭代后原配置可能失效。建议仅对常用推图队或固定战术队(如夜战特化队)使用预设,并定期根据敌人类型调整。过度依赖预设会削弱对角色技能与光环联动的理解,反而降低实战应变能力。
最终梯队选择需综合关卡特性与资源储备。常规推图以AR队为主力,RF队应对精英怪,机散队作为特殊对策。每支梯队应配备至少一名修复工具人形,以延长持续作战时间。角色强化优先级为:主输出命中/伤害>前排生存>辅助光环效果。通过动态调整阵容与战术指令,可最大限度发挥梯队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