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种的打击力取决于其攻击属性、战场定位及与其他单位的配合。重骑兵和弩兵是公认的高爆发单位,前者凭借高防御和冲击力突破敌方前排,后者则以远程高伤害压制后排。但实际作战中,兵种克制关系与战术搭配同样关键,例如轻骑兵对弓箭手的快速切入或步兵对法师的保护,均能间接提升整体输出效率。
步兵作为基础兵种,虽以防御见长,但通过战术殿堂的舍生忘死天赋可强化承伤能力,为后排创造输出空间。骑兵中,轻骑兵的机动性使其成为快速打击的核心,尤其在敌方前排溃败后,对后排的收割效率显著提升。重骑兵则更适合正面突破,但需注意其被长矛兵克制的弱点。远程单位中,弩手的单次伤害更高,而射手的攻速优势适合持续压制。
法师作为特殊兵种,拥有范围伤害能力,但生存能力较弱,需依赖步兵保护。其打击力体现在群体歼灭上,尤其在对抗密集阵型时效果显著。陷阱虽非直接作战单位,但通过针对性建造(如针对步兵的陷阱)可削弱敌方前排,间接提升己方输出效率。兵种搭配需根据敌方阵容动态调整,例如面对骑兵为主的敌人时,增加步兵和弓兵比例可有效反制。
战术殿堂的兵种强化系统进一步放大了打击力差异。例如弓兵的攻守兼备天赋能将防御转化为攻击加成,而骑兵的以攻为守则直接提升攻击属性。资源分配上,优先升级主力输出兵种的战术等级,并确保其与英雄技能(如增加攻击力的委任技能)形成联动。后期战斗中,高阶兵种的属性优势更为明显,但需平衡训练成本与战场收益。
纯输出型兵种如弩兵和法师在理想条件下表现突出,但实战中更依赖阵型完整性与兵种互补。建议通过模拟战斗测试不同搭配方案,逐步优化兵种比例与战术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