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抗与抗性的关联度可通过数值差直接量化。当减抗数值等于目标抗性时,减抗下限属性不会生效;只有当减抗数值超过目标抗性且差值达到自身减抗下限值时,减抗下限才能完全发挥作用。这一机制的本质是允许玩家通过叠加减抗属性,将目标的抗性压制至负值,从而获得额外伤害增益。抗性每降低1%,对应属性伤害的实际效果提升约1%,但需注意负抗性阶段的收益会折半计算。
减抗与抗性的动态平衡是战斗策略的核心。若目标的抗性为50%,玩家需将减抗提升至50%以上才能突破其防御。若减抗下限为20%,则需将减抗堆叠至70%才能使目标抗性降至-20%,实际伤害增益为10%(负抗性折半)。若仅依靠减抗下限而忽略基础减抗数值,则无法触发负抗性效果。量化关联度的关键在于同步提升减抗与减抗下限,而非单一属性堆叠。
当目标抗性超过75%时,伤害减免效果会大幅衰减,即使抗性达到100%,目标仍会受到20%的基础伤害。这一设定决定了减抗属性的收益存在上限,过度堆叠减抗可能面临边际效益递减的问题。将目标抗性从-50%进一步压低至-70%,实际伤害增益仅从25%提升至35%,增幅明显低于正抗性阶段的收益。
实战中需根据敌方抗性分布调整属性配置。面对高抗性目标时,优先保证基础减抗数值达标,再考虑减抗下限的增益;而对低抗性目标,则可侧重减抗下限以最大化负抗性收益。属性石、注魂系统及装备强化是调整减抗比例的主要途径,需结合资源分配进行动态优化。
玩家需理解正/负抗性阶段的伤害计算规则,并在属性成长中平衡基础减抗与减抗下限的投入比例,从而在PVP或PVE中实现最优输出效率。